瓜果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瓜果类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浅析文凭与收入的关系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就业境况_[新闻new]

发布时间:2021-09-10 17:28:07 阅读: 来源:瓜果类厂家

浅析文凭与收入的关系——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就业境况

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二十世纪最后一年,即一九九九年秋,国家大学开始大幅度扩招,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序幕。一九九九年——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启程点,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恰都赶上了这趟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改革的列车,总的来说,这是时代的进步。高等

教育大众化意味着精英教育时代的结束,高人一等的天之骄子意识也随之破灭,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大众普通青年得到了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机会。

或许所有供求关系都遵循“物以稀为贵,不稀则不贵”的规律,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青年,走进就业市场都似乎正面临着“今非昔比、江河日下”的就业市场惨淡景象——大学文凭真的已经变得不那么值钱了吗?带着这个疑问结点,姑且让我以己浅陋之见从以下几点来解开。

一、供过于求,物价下跌,供不应求,物价上涨,这是市场化最大的特点,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就业市场也莫非如此。

工作由政府来包办的计划经济时代已经结束,大学毕业生离开学校,都要走进就业市场,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市场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就整体而言,当毕

业生的增长速度高于劳动市场的需求时,必然发生僧多粥少的现象,势必造成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或者迫于压力不得不降低自身要求(如工资待遇)

来实现就业,相应地,毕业生整体工资水平趋于下降,或难以提高。且把招工单位比作买方,求职者比作卖方,目前劳动就业市场状况是买方市场,买方处于主动卖

方处于被动,买方盲目提高文凭门槛而开出廉价待遇,被动意味着自己选择的余地更窄,几多的期望只能延迟实现或无法实现,于是,大家直觉的感受是:大学文凭

不值钱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面临贬值,因大学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难免存在错位是常见的,原是冷门的专业,时来运转,学冷门专业出来的毕业生反

而取得“失之桑榆,收之东隅”的效果,原先众人追捧的热门专业,时过境迁,再加上较大规模的求职群体,反而面临“不稀则不贵”的尴尬境地。供需完全达到理

想的平衡状态在理论上成立,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只有少部分人的收入处于绝对高的水平,绝大部分人的收入都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这是普遍规律。

二、文凭并不是影响收入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刚毕业的大学生文凭直接转化为收益的作用非常小。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下,特别是在竞争具有管理性的、职级较高的职位时,高文凭的竞争优势才显示

出来,因为这些职位往往设置了硬性的门槛。假设把收入看作一道方程式,即个人收益(设为F,x为变量),个人收益(F)的大小是由多个变量(x)决定的,

除了文凭之外,工作经验、个人能力都要考虑进去,当然,从事的行业不同,工资水平差别是较大的。列出的变量越多,并且每个变量对个人收入都发挥积极效用,

个人收益才明显提高。工作经验对收入的作用是具有刚性的(稳定的,不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把文凭单纯地看作提高工作技能的手段以换取更多的报酬

时,文凭并不是提高工作技能的唯一途径。当一个人在某个行业或某种岗位类型(如管理类、技术类)工作多年,具体地说,工厂就是一所大学,就算他文凭偏低,

经过多年的锻炼和积累,他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公司发挥的作用,并不逊色于高文凭的人,反而有强于对方之势,所以,你发现一个文凭比你低的人工资比你高是正

常现象(其实,只有相当少部分的公司以文凭高低作为影响工资的参考因素)。当然,如果一个人既有高的文凭,又在某一行业有丰富的、较高的实操水准经验,其

个人竞争力是显而易见的。

三、文凭假货以假乱真,充斥就业市场,缺乏法律法规惩治,造成高文凭过剩的假象。

还有自考、夜大、函授的水货文凭,以次充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扰乱就业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结果造成:就算拥有正规大学的文凭,也不得不面临

“供过于求、薄利贱卖”的恶化竞争,找工作的成本也提高,需用更长的时间花更多的钱。假文凭鱼龙混杂,扰乱人力资源经理的挑选,再加上人力资源经理的惰

性,有意无意不验货色,让投机取巧的人有机可乘。当某个职位本身对文凭和工作经验都要求高时,假文凭蒙混过关对用人单位来说也蒙蔽隐性的损失,这种损失不

是明显的,但对公司确实存在负面作用。当一个人做某事不存在风险或面临的风险和承担的损失很小时,在利益驱使下,往往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达到目的,甚至明目

张胆。国有法,行有规,在球界,踢假球吹黑哨被禁赛,在商界,生产销售假货受到罚款或吊销执照,但从来没有听说文凭假货受到有关部门制裁的案例。遥想当

年,九十年代有王海打假英雄,促进了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诞生。在文凭界何时才能催生另一个王海呢?长此以往,文凭不将文凭,大学不将大学。精学也

好,粗学也罢,在大学花了四年时间,还有如此高昂的学费这些都是成本。当付出巨大成本与投机取巧而获得收益没有区别时,只有愚蠢的人才去读大学,聪明的人

是:插科打诨混迹江湖多年加一张假文凭就可大显身手。

四、用急功近利心态看待文凭,而高文凭人数规模却不断扩大,期望实现相应延迟。

在重要科研领域,或高层管理,扎实的基本功,渊博的专业知识储备是必要的。如果仅仅从工作和就业的角度来分析,收入与岗位是直接挂钩的,就算文

凭高,如果岗位职级低,待遇水平往往偏低。并不是所有的职位都要求本科以上,比如,一些非管理性的、职级较低的、或属一般技术性的岗位,只需中技文化水平

即可胜任。当今的年轻人太浮躁、太急于求成,高要求、高起点,想一步到位,在他们看来,文凭高更能缩短达到成功的过程,而现实并非如此,于是,对这些人来

说,文凭更是显得不值钱,因为文凭带来的利益与他们心里的期望落差过大,这与心理作用关系很大。当然,读大学付出较大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追求回报无可

厚非,但也不能过于急功近利,否则适得其反。在某种程度上,文凭高对自身的长期发展确实有利,经过多年的锻炼,一个人逐步走向更高一级的职位是很正常的,

也是需要较高的文凭作基础的。如今高等教育已经变得非常功利化,文凭只不过是改善自身经济状况的一种手段,既然取得经济利益的途径是多样化的,难免有人认

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天生长得好的女生更是如此,不在乎只有通过文凭才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当然,天生条件好,再加高文凭,就业更具优势,且这种先天

优势与后天优势合力发挥的作用是很多人无法超越的。

五、选择就业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物价水平不同,收入水平也不同。

在我国,由于经济发达程度差距悬殊,同样的一张文凭(学校牌子名气相当、专业相同)在不同地区所体现出来的经济价值也截然不同,在西部落后地区

和沿海发达城市的收入是差距很大的。其实,满足人需求的,不仅仅是工资的高低,从广义上来说,还有公司的其他福利待遇,甚至还有工作给人带来的成就感,以

及个人对这份工作以后发展存在的远期收益期望。此外,经济文化发达、管理良好的城市给人带来的不同文化感受,优越的城市生活条件,都是吸引人、满足人的地

方,当然,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也更高。落后地区物价消费水平低,在发达地区挣钱,然后回到消费水平低的地区投资和消费,也是在发达城市工作取得的收入较落后

地区来说所带来的优势效果。在落后地区,各项开支项目少,每项开支也低,客观上抑制了人的消费欲望,既然消费和支出的对象是有限的,那么收入比发达地区的

低也是必然的。文凭本身没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性质,但人是有追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的,于是,文凭也像投机资金一样,哪里利润最高、实现收益最大就

流向那里,这也是发达地区就业人群普遍文凭高的原因之一。

六、企业家的文凭观念也影响文凭与收入的关系,他们没有高文凭的个人情结。

现在的企业家大多数都是七十年代初以前出生的人,由于时代原因,大多数人都没机会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在他们不少人观念里,更强调的是个人艰苦

拼搏的创业,而不是书声琅琅的大学校园。在他们身上,确实证明了文凭低也同样可以创造一番事业和拥有巨大财富的能力。再说,至今也没有具体的可量化的直接

的论证证明:文凭直接转化为对公司的贡献率的具体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不管是宽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难免都有“宽进“问题,大学生良莠不齐是普遍现

象,在诱惑力变幻多端的时代,大学人文风气、学生学习态度已近浮躁。所以,在实干的企业家眼里,文凭与财富、文凭与能力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不少企业

里,高文凭并没有任何的优势,甚至带有偏见地认为文凭低的人心态更踏实,也更愿意长期为企业服务,这些与企业的企业文化有关,甚至与高层领导的性格和认知

有关。确实,在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八十年代和发展阶段九十年代,很多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人,是个人的能力和努力,也更是当时国家由计划经济时代转向市

场经济时代过渡过程中存在宽松的、甚至有漏洞的不成熟的外部经济政策环境,给予了他们很大的机会,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财富的积累。

曾几何时,在高等教育精英时代,文凭曾是品味、价值的象征,就算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也不该单纯用势利的目光、收入的高低来衡量知识、大学的贵贱。

如今,文凭似乎沦为只是换取生计的一个工具,呜呼!大学不该成为名利场,它培养予我们的更应该是独立思考,向善的人生价值观,以及正确判断社会问题和现象的能力。

12315网站

Facebook数字化

Akamai数字化

如何做好快递行业